English

昂山素季与缅甸民主

原文“Aung San Suu Kyi and democracy in Burma”是世界社会主义网站(www.wsws.org)于2010年11月26日发表的社论。

缅甸反对派领袖昂山素季在11月4日得以释放成为了让媒体踊跃为这位“民主偶像”歌功颂德的一个时刻,并且猜测缅甸实行“改革” 和“民主” 的各种可能性。

但是昂山素季已经明确表示,她无意挑战缅甸军政府。相反,倚仗着特别是美国的支持,她正在寻求与缅甸军人集团进行交易。昂山素季已经暗示,她愿意改变自己以前的立场,并号召美国及欧洲放宽或甚至解除对缅甸的制裁,以换取军人们的让步—而这一切都是在帮助缅甸人民的名义下进行的。

昂山素季所用的政治手腕,完全不是出于关怀缅甸民众的民主权利或是其恶劣的生活条件。她与军政府进行谈判的意愿,与奥巴马政府自2009年9月以來策略上的转变有密切的关系。华盛顿已经采用了“胡萝卜加大棒”的方法来对付缅甸的将军们:如能容纳昂山素季,美国则会提供外交及经济关系的改善,否则便是美国强硬的威胁措施,包括对军政府领导人作出人权方面的指控。

奥巴马对缅甸的政策是其在整个亚洲地区积极的破坏华盛顿的竞争对手,即中国的影响力的一部份。奥巴马及其官员一直在进行频繁的外交活动,旨在加强现有的,包括日韩的军事同盟,并与其他国家如印度建立紧密的战略关系,更从北京的势力范围内,撬开像缅甸这样与中国关系紧密的伙伴。

美国要求缅甸实行“民主”只是一个方便的屏障,以掩蔽在其背后与独裁政权的谈判。奥巴马要求昂山素季的释放作为改善关系的先决条件,这不是因为她是一位“民主的捍卫者”,而是因为她代表了部份的缅甸资产阶级,他们倾向于西方及企图进一步把本国转变为跨国公司的廉价劳动力平台。

广大劳动人民对军政府的残暴政权有根深蒂固的敌意,而昂山素季正好是一个有用的安全阀门。过去,她利用反对军政府的运动來争取当局让步,同时防止示威抗议威胁到资本主义统治的基础。最为重要的是,这正是昂山素季与她的政党在1988年8月至9月时的动荡事件所扮演的角色。

1988年初学生对当局的抗议开始牵涉到广大阶层的群众,因为他们受够了没有民主权利,日益恶化的生活水平,以及警察的镇压。当年7月,军政府领导人奈温将军下台,并被以镇压手段而臭名昭著的盛伦取而代之后,示威便惊人地加剧起來。在8月8日的全国大型示威的前夕,早已有一连串规模较小的抗议活动,而街区组织,罢工委员会以及总罢工的号召也业已形成。

军政府对8月8日的大规模示威的回应是开枪扫射人群,造成数百人死亡,但总罢工和示威活动却继续进行。在仰光,曼德勒等城市,政府职工,石油工人,铁路工人,码头工人及其他工人的罢工,令交通运输和经济活动陷于停顿。在仰光,所有街区组织都由反对派委员会控制。在农村,农民也开始抗议,声张他们的要求。

军政府被瘫痪了超过一个月。8月12日,盛伦在没有作任何解释的情况下宣布辞职,并由貌貌取代。貌貌是一个支持军政府的文官,表面上主张和解。他结束了戒严,并提出了关于多党制的全民公投。军人和警察行动变得较为谨慎,从而促使更多人加入反对派。8月22日,数十万人参加了新的全国性示威。

直到8月26日,昂山素季及其他资产阶级反对派人物才介入,以充当阻止群众运动的刹车,特别是把军政府推到崩溃边缘的工人。在当天对估计大约有五十万人的半小时讲话里,她力劝大家要“努力忘记已发生的事”。她要求示威者们“不要失去其对军队的感情”,同时要以“和平手段”來达到目的。

昂山素季的介入为军政府提供了关键而急需的喘息空间。昂山素季在拒绝貌貌举行全民公投建议的同时,却推销致命的幻想,那就是劳动人民的诉求是可以通过选举去实现的。直到9月18日的军事镇压之前,反对派领导人还在要求人民“要有耐性”,声称他们肯定貌貌会将手中的权力交给一个临时政府,并允许举行自由选举。

恰恰相反,苏貌将军解散政府,成立“国家法律和重建委员会”,宣布戒严,并下令军队粉碎抗议活动。仅在仰光就至少有3000人被杀害,在曼德勒和其他地方有更多的人死亡。数以千计的人被逮捕。其他人则逃离该国或逃回农村。

昂山素季谴责了镇压,却力劝民众应等待当局曾经许诺过的选举。虽然她的全国民主联盟(民盟)在1990年的选举赢得了压倒性的胜利,然而军政府在取得全国的控制权后,却对选举结果不予理会。将军们把昂山素季软禁起来,监禁其他的民盟份子,并且不理会美国及其欧洲盟国对其实行的制裁。

在2007年,最初由僧侣抗议发起,继而引发反对军政府的大规模示威时,昂山素季与民盟又再扮演类似的角色。从一开始,昂山素季就坚持群众运动不应挑战军人集团。她声称:“我们不应该煽动推翻军政府。因为这只会使民众对军队的反应更加警惕,人们会因为担心而不愿意参加这一运动。”

昂山素季从1988年的政治动荡中所提炼出的结论是,抗议运动太过火了,惹起军队的镇压,而这是绝对不能重演的。事实上,情况是恰恰相反。正当军人集团的统治于最脆弱的时刻,在昂山素季等人支配下的反对派运动,遭到了他们的阻拦。而在使军政府俯首称臣的斗争中发挥核心作用的工人阶级,却缺乏必要的领导层去挑战民盟,并提出建立一个基于社会主义政策的工农政府。

1988年至1990年的事件是列昂 • 托洛茨基的不断革命论的一次实物教学,它表明了在一个资本主义发展迟缓的国家如缅甸,其资产阶级的任何阶层,都是天生的无力满足劳动人民的民主诉求和社会需要。只有工人阶级,在争取到城乡贫民的拥戴下,才能完成这些任务,并成为东南亚和国际上更广阔的社会主义斗争的一部分。

这便是第四国际国际委员会所为之争取的革命观。我们敦促工人和青年人们认真学习我们的历史和纲领,并承担起这个挑战,在缅甸建立一个世界托洛茨基主义运动的支部。

K • 拉得纳雅克 (K Ratnayake)

Loading